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Gloomy Sunday


早春二月,窗外是濛濛的霧氣,一呼一吸間,好像可以把天上那片濃得化不開的灰吸入身體內。在這陰郁的星期天,我那拿起了早前在豬巫師家借的Gloomy Sunday一片來看,可能是被這抑鬱的氛圍催眠了,更可能是下意識想要反叛,要向這咀咒向自己挑釁。攪不清。

對這片有興趣,是因為片名是被傳說了幾十年的匈牙利自殺歌,傳說這歌曲的憂傷調子和歌詞多年來引發數百人自殺死亡,歌曲也在一些國家和電台被禁播,而作曲家Rezső Seress自己也最終在一個星期天自殺死亡,這歌多年來都是我心頭好,自然也就對電影有興趣。DVD盒上的介紹說是關於作曲家的故事,但未看罷就知道是被騙了,這電影的內容與Rezső Seress真人並無關係,除了時代背景和在餐廳彈琴是一樣外,其他的都是編撰的,讓我十分失望。電影中鋼琴師在納粹德軍強勢要求彈奏後就吞槍自殺了,而真實的作曲家Rezső Seress是在二戰中被勞役但撐了下來,在至1968年才跳樓身亡的。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餐廳主人的名字為Laszlo,導演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安排了他用原作詞人Laszlo Javor的名字,可能是因為餐廳主人在戲中也在某意義上有份成就這曲?

如果沒有想了解歌曲本身的渴求,這齣電影其實也不算差。片中的故事以二次大戰納粹入侵匈牙利為背景,主線是鋼琴師/作曲家和餐廳老板及其情人的三人行戀愛。也是可以一看的melodrama。不過,雖然我也喜歡看有歷史背景的電影和小說,這片卻談不上動人,人物個性沒什麼刻劃,每個角色都沒什麼底蘊,但是不能不說,女主角裸露時真的是美,可惜的是,片中很多可以加深描寫的細節都被匆匆帶過。倒是,當中三人行的關係讓人看得很心寬,三人之間有妒忌,也有痛苦,但三人更看重的不是佔有式的愛,而是尊重,尊重愛人和愛本身,尊重個體的自由,承認和尊重慾望和情感的流動,而憑著希望愛人得到幸福的祝願,三人都漸漸的寬容,互相照顧愛護。愛是可以如此啊?可以在社教化的框框下成長、超脫社教化而又在不斷的再被社教化中自由生長?愛的定義如何決定啊?腦中有一搭沒一搭地飄來了很多絮思,沙特和西蒙波娃,不同民族的多元婚姻和非婚姻,又想起昨天情人節電視中大肆鼓吹以庸俗的公式的為資本服務的昂貴消費來等同愛的代號,想起自小就堪苛卻又被對愛情的渴求折騰一生的Billie Holiday,想起美麗的巴黎公社,想起窗外那片片濃霧……

Gloomy Sunday這曲我獨愛Billie Holiday的版本。Billie Holiday聲音唦啞沉厚,當中有豐富的曲線和質感,讓人無法抵擋,她輕輕唱一個字,似乎裡面都會有萬千故事,加上她那傳奇地抑揚頓挫的一生,怎不讓人迷醉在她的歌聲裡。她的Gloomy Sunday和Strange Fruit都是兩首我很喜愛又不敢多聽的歌,聽了後心裡總是會捏著,對存在主義者而言,即使"enforced optimist"如我,多聽仍是危險的。也有聽過別人唱Gloomy Sunday,很多在我聽來是不能入耳的,Bjork的和Portishead的版本算是比較好的,但前者有強烈的過於用力擠壓出來的黑色成份,後者又不合我味的濃重的電子輕飄感,又怎及得上Billie Holiday聲音中那份原始的莫名荒涼、那份醉人的毒?這聲音,唱著"my heart and i have decided to end it all"這樣的詞,聽著,我很明白BBC為何會放過其他版本,獨是禁播Billie Holiday的Gloomy Sund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